今年全歐洲最重要的選舉將在4月登場,那就是法國總統大選。
僅僅一年之後,香港就迎來了「修例風暴」以及後來的事情,大家發現所有事情都是失敗的,經濟也好,政治也好,裡面很多都是石腐渣,經不起強推,而林鄭可能被和風欺騙,去強推,於是香港告訴她自己是一個火藥庫。文:盧斯達(香港本土主義者、作家,評論人。
多屆特首選舉在民間都有一定討論,通常是因為「反對派」或者泛民通過在選委之間合縱連橫,共同支持一個民主人士可以接受的人選。到了街頭衝突後期,瘟疫開始來臨,最近一波疫情,香港連醫療系統也告訴你,要爆破的時候也跟第三世界一樣,屍體堆積如山。現在林鄭必須走,她也跟之前不少特首一樣,未能做足兩屆。例如是地產商、港英前朝培養出來的一班高級官員 (AO黨)。因為過嚴防疫要求,外商紛紛離去。
不論如何,林鄭將會下台。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伴隨而來的是,中國期待至少在東亞的範圍內,別的國家,無論近遠,最終都向其權威低頭。
(註2)盜賊來,就是為了破壞。現任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之前在中國郵電部任職。世衛組織則由譚德塞這類「殖民地代理」替中國把持。」與之相比,其他任何一國公民(包括美國在內)領導的聯合國機構的數量都沒有超過一個。
當然他們也通過使用如世界衛生組織的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等類型的殖民地代理的方式來影響、操控其它機構。中國是一個快速走向極權主義的、一黨專政的獨裁國家,它將其印太戰略和整個外交政策,直接綁定國內政治制度的存亡與否,所以將一種擴張型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作為新的官方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利堅秩序」迎來了最危險的敵人和最強勁的挑戰。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腳,是毛澤東政治厚黑學的絕招。中國已控制了十五個機構中的五個。(註3)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共將毛太祖的政治鬥爭手腕推展到外交和國際關係領域,以此玩殘、毀壞美國在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和國際組織,乃至將其占領、改造,使之為中國所用。
「過去十年來,中國一直積極地採取行動,試圖通過推舉他們的人當選最高領導人,來控制這些機構。中國如何開展對「美利堅秩序」的全面進攻?冷戰時代,聯合國淪為美蘇對抗的場域。現任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之前任中國民航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中國對「美利堅秩序」的破壞方式,從孫子兵法進化到「共產黨兵法」。
中國已控制了十五個機構中的五個。現任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之前在中國郵電部任職。
世衛組織則由譚德塞這類「殖民地代理」替中國把持。前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李勇,之前任中國財政部副部長。
美國學者傅好文(Howard W. French)認為,中國希望恢復它在東亞事務的巔峰,並將尋求最大化其力量和操縱空間。二〇二年年四月八日,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接受福斯電視台採訪時指出,中國已控制了三分之一的聯合國機構。現任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柳芳,之前任中國民航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註3)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共將毛太祖的政治鬥爭手腕推展到外交和國際關係領域,以此玩殘、毀壞美國在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和國際組織,乃至將其占領、改造,使之為中國所用。如今,對「美利堅秩序」威脅最大的,是自稱「偉大復興」的中國。蘇聯解體後,美國一國獨大的日子僅僅持續了不到二十年,就迎來中國的野蠻崛起。
新加坡華裔學者王賡武指出,中國不會接受「美利堅秩序」,不會以平等成員的身分「進入國際大家庭」,「如果有機會,中國可能希望恢復長久以來所遵奉的傳統,也就是將所有的外國視為一體,但低於中國,而且與中國不平等」。」與之相比,其他任何一國公民(包括美國在內)領導的聯合國機構的數量都沒有超過一個。
「美利堅秩序」迎來了最危險的敵人和最強勁的挑戰。「過去十年來,中國一直積極地採取行動,試圖通過推舉他們的人當選最高領導人,來控制這些機構。
當然他們也通過使用如世界衛生組織的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等類型的殖民地代理的方式來影響、操控其它機構。中國是一個快速走向極權主義的、一黨專政的獨裁國家,它將其印太戰略和整個外交政策,直接綁定國內政治制度的存亡與否,所以將一種擴張型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作為新的官方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伴隨而來的是,中國期待至少在東亞的範圍內,別的國家,無論近遠,最終都向其權威低頭。中國認為,它阻止美國、使其無法前進的時代已快速掩至。(註2)盜賊來,就是為了破壞。中國如何開展對「美利堅秩序」的全面進攻?冷戰時代,聯合國淪為美蘇對抗的場域。
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腳,是毛澤東政治厚黑學的絕招例如201八年蝦皮與義烏人大副主任徐江琦、義烏商務局局長王碧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主張瞄準「一帶一路」政策下東南亞六億人口的商機,宛如成為中國政府出海南進的「孵化器」。
因此,我們必須持續以行動提醒社會,318運動成功守下台灣獨立自主,不受中國牽制的市場生態。今日蝦皮的入侵,卻讓中資戴上了面具,用另一種面貌試圖改變國人的消費習慣,讓台灣一步步的在經濟上仰賴中國,透過經濟上的依賴實現其政治上統戰的目的。
文:李芝玉(經濟民主連合志工) 2022年的3月18日,經濟民主連合舉辦了「當年反服貿,今日拒蝦皮」晚會,地點在就在近日閃電式擴張的「蝦皮店到店」中正台大門市店外。這樣的野心使台灣人有所警覺,進一步組織起來抵抗來自中國的威脅。
Photo Credit: 蝦皮購物 (Shopee) 對於中國以商圍政的野心,在八年後只有更多沒有更少,尤其中國資本透過第三地洗白進入台灣的情形,在蝦皮上展露無遺。換言之,對於那些帶有併吞台灣意圖的資本,應有更高的警覺心。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最後,我想在這邊向使用蝦皮的朋友們說:在當代,我們所想要的世界是透過消費一步步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需要有資本的流動才得以生存,我們的每一筆消費,都在塑造未來生活的樣貌,如果我們希望台灣獨立自主、不輕易受到中國任意干涉,對於蝦皮就應有更高的警覺心。
當我們在享受免運券以及購物優惠時,同時也應該想一想「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蝦皮對於消費者的讓利,威脅的可能正是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反服貿運動最不樂見的景象,悄悄透過蝦皮在台灣浮現 蝦皮表面上作為新加坡商,與中國騰訊的關係卻極為密切,除了股權結構、董事身分令人質疑外,近年更積極協助中共政府藉由電商向外擴張。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所以,318運動可以說就是台灣民眾拒絕被中國經濟統戰的展現。
延伸閱讀 蝦皮委託樂購蝦皮「第三方支付」?金管會不應再坐視這種「左手換右手」的脱法行為 【中港資觀測站】法規上不是中資,但「比中資還中資」的嘉里大榮物流 從「店到店」服務看蝦皮的物流難題與全球戰略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雖然,運動成功阻止了服貿協議,但中國影響力仍藉由資本與市場,如蠶食鯨吞般悄悄的侵蝕著台灣的民主